初秋的北国,苍穹如洗。在吉林长春市举办的首届全国“红旗杯”班组长大赛决赛中,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核华兴”)斩获佳绩:邢天骄荣获国防科技工业赛道第一名,许曾杰、文钰琦、魏纬纬获国防科技工业赛道优胜选手,刘正江获建筑赛道优胜选手。
这是中核华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,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重要牵引作用。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元,班组建设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石。
作为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建的重点成员单位,中核华兴在集团公司党组、中国核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以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为牵引,深入推进班组能力建设,全面提升班组施工安全、质量水平和施工效率,在一个又一个的工程项目实践中,班组建设再上新台阶。
班组安 则企业安
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,是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。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”,企业发展的一切工作任务都离不开班组的“穿针引线”,而“穿针引线”关乎着企业的安全命脉。
抓住班组建设中的“关键少数”,在安全管理工作中,中核华兴全面推行注册制度,以理论考核和面谈的方式对班组长政治素质、责任心、领导能力、团队凝聚力、执行力、安全技能、安全意识进行综合评估,对于考核合格的方可纳入“兵头将尾”人选。
“兵头将尾”不仅是日常工作的管理者、关键技术的掌握者,同时也是班组文化的创造者。在中核华兴千余个班组中,安全文化无一例外渗透其中,核安全文化每周一学、三段式交流、技能比武大赛、张贴班组质量控制要点看板等举措,让班组间处处洋溢着比、学、赶、帮、超的昂扬向上氛围。
截至今年八月底,田湾核电站1至6号机组已累计安全发电超过4400亿千瓦时,相当于全国城乡居民用电3.5个月。安全发电的背后,是核安全文化的支撑,更是前期施工过程中,每一名建设者高度的安全责任感书写的完美答卷。
而今的田湾核电站,由中核华兴承建的7号、8号机组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。在“分包班组垂直化”管理体系的指引下,自2022年起,中核华兴以提升基层班组全员安全标准化建设能力为目标,采用结对精准帮扶的形式对田湾核电站班组安全生产实施指导,让安全生产扎根基层班组。
仅一年时间,平均年龄27岁的中核华兴田湾核电项目部张开放测放班获评2022年度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班组,在中核华兴发展画卷上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不仅仅是田湾核电站,中核华兴首次在核电领域提出的班组“质安融合”创新管理,让企业长期保持班组零违章、零事故的状态。
班组优 则企业优
随着国内外能源发展形势的变化,我国对核电发展的政策体系也不断完善,逐步由早期的“适度发展核电”明确为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”,新核准项目每年将以8—10台机组数量增加,新技术、新堆型、新管理模式增多,核电建设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。
如何能在新一轮核电建设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,是近年来中核华兴一直探索和努力的方向。班组是企业的细胞,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与作业单位,是企业活力的源头,无论是提高核电建设质量安全,还是提高生产效率、降低成本等等,中核华兴深知,最终的落脚点均在班组。
“质安融合”创新管理体系中,安全型、质量型、管理型、学习型、创新型、效益型是中核华兴打造基层班组的方向,2023年,霞浦核电项目部土建质量管理班组荣获“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”称号,是这一管理体系成功实践应用的典范。
针对施工点多面广,施工报验体量大的情况,霞浦核项目部开展管理创新,优化改善工程质量流程管理,研发的一系列网上审批报验流程,从内外部质量问题跟踪,到质量计划在线管理,再到竣工资料动态移交,将线上流程与线下施工管理深度融合,使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更加高效有效。
此外,霞浦核项目部对作业人员实施质量业绩精细化考核管理,采取日常质量管理与班组质量考核相结合的精细化质量管理模式,将日常质量线上管理工具串联,搭建“班组质量积分”线上管理平台,全面实现精细化考核、透明化公示,极大激发了班组的质量意识和施工水平,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。
依托创新工作室,中核华兴还以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、精益求精的科研团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促进科技创新与班组建设相融合,推动新技术、新设备研发应用在班组一线转化落地。
创新工作室开展了核岛钢结构焊接技术、焊接工艺和焊接装备的自主研发,其中,激光智能跟踪MAG自动焊首次实现核电现场复杂工况下无人化智能焊接,填补了国内核电行业高效智能控制MAG自动焊接领域的空白,攻克了欧美“卡脖子”技术问题。目前累计焊接长度超过10000米,RT合格率达98%以上。
班组强 则企业强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要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。加强核工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,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对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。
立足核电建造领域的优势资源,中核华兴以核电站主体工程建设的核心技能工人为主体,系统推进核电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,出台《核电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方案》,加快产业工人改革步伐。
让劳模工匠赋能班组,是中核华兴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子。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,各班组人员通过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,加强互学互补、联合攻关、资源共享。
有着23年核电站建设经历的陈晓兵,不仅是核电混凝土施工的“神医”,更是爱岗敬业、甘于奉献的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。他利用培训室、员工食堂、多功能厅及施工现场等场所,开展对混凝土施工理论培训和实操指导,开展常态化内部技能分级认定工作,有效激励员工自我提升,实现优胜劣汰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累计开展混凝土工技能分级认定492人次,其中中级以上为363人,占比74%。
企业搭台,职工登台,为推动班组成员技能提升,中核华兴还制定专项培养计划,围绕生产经营和生产技能要求,举办生产技术运动会,以赛代练、以练代干,促进技能提升。同时,推进校企合作,探索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,实现教师、教学资源双向互通。寓教于“工”,划定区域或将现场部分施工环节由产业工人施工,专业工长、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,切实提高教学效果,提升技能素养。
同时,项目部采用基层员工“铺路子”、后备人才“搭台子”、中高层管理“扶梯子”的方式持续强化人才建设,培养更多符合“华龙一号”建设要求的综合型人才,打造一支能力强、格局大、境界高、有进取的干部队伍,凝聚起“强核报国、创新奉献”的新时代核工业人形象。